生產力春藥 OpenAI Deep Research

一月 OpenAI 遭到 DeepSeek R1 突襲,除了 Nvidia 股價暴跌,也讓大家更加懷疑 OpenAI 到底護城河有多寬。於是就在 R1 發布沒多久,OpenAI 接連宣布開放十二月曝光的 o3 系列的 mini 版本,以及 Deep Research 工具。

其實 Google 在稍早就宣布了個同名工具,但使用人並不多也沒有燃起什麼熱情。這次宣布倒像是給很多 AI 狂熱者打了生產力春藥,一時間各種「十個必學技巧」再次洗版。我自己因為目前在做研究,也是每天要跟 ChatGPT 討教數十次;看到 o3 跟 Deep Research,果斷升級到 Pro,享用無限量的高級功能。

目前看來還有些問題:

  1. 無法使用付費牆後的資訊:畢竟模型的能力取決於其能接觸的文本以及背後搜尋引擎的能力,所以局限在各種它能搜到的範圍內。可以上傳 PDF 讓它讀。
  2. 文獻評讀能力:會照單全收各種來源的文獻,對於比較低層次的論壇文章好像沒有辦法很肯定的排除;偶爾也會使用過舊的來源。這點可能要在提示詞部分強調。
  3. 沒有辦法變出新想法:本質上就是根據既有的文獻去拼裝出使用者提問的答案。

整體來說像高級研究助理:速度很快的找出目前的進展,但是要繼續細讀或是規劃未來方向,可能還得靠人類。不過儘管如此,已經能節省大量時間,其提供的素材足可進一步討論。後續也能針對特定子類別發動新的搜尋,可謂是深度、廣度兼得的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