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Gmail 作為筆記軟體

最近參加婦癌會議,偶爾會遇到一些困難案例(interesting cases)。阿吉主任會把這些病人的資訊、目前診斷寄給自己。另外有一次,阿吉主任要找某個 case,便打開 Gmail 搜尋。讓我想到,其實 Gmail 對學術大佬來說是非常棒的筆記軟體。上網搜了一輪,發現的確有不少人這樣用,特別是學術相關研究員。為什麼呢?

  • 對研究人員來說,大部分資訊在論文或電子郵件記錄上。因此,Endnote 保存論文資訊、Gmail 保存有意思的「訊息交換」,便能滿足其需求。
  • 電子郵件不能修改已經寄出的訊息,僅能疊加;又有精準時間戳,其實是不錯的「類區塊鏈」應用,能作為追溯想法樹的工具。絕大部分的開源(免費)筆記軟體都不能保存修改記錄(除非使用 Git 等工具,但是操作上十分繁複)。
  • 非常方便分享訊息!分享基於郵件的筆記,協作力滿分。然後若是有過多修改,再統整成新郵件寄給大家即可。

技巧分享

主要擷取自下列文章:How to Turn Gmail Into the Best Note-Taking App for You

  • 可以使用罐頭訊息(canned responses)作為模板
  • 寄出附檔可視為存在 Google Drive
  • 可以使用多個收件匣做歸檔
  • 將新訊息窗框設為「預設全螢幕」
  • 針對電子郵件設定貼標籤及自動歸檔規則,避免污染

另外若欲最大化其效益,要熟悉 Gmail 搜尋語法;此處不贅述。

心法

我想到另一篇從 Hacker News 看到的文章:My Productivity App for the Past 14 Years Has Been A Single .txt File。這篇是個大學教授,講述他使用電子日曆、電子郵件和一個文字檔即可很好的管理他所有的工作。初一開始我不是很理解。不過我後來發現,很多生產力工具都「過度複雜」了。例如 Roam Research。在我之前週記引用過的金句(出處:《別加入 roamcult》)

如果你看到很多人用 Roam Research 做很酷的項目,那麼這種情況很大機率是因為這些項目本身很酷,而不是因為 Roam Research 很酷。

學術成果還是來自於專注在研究本體、閱讀大量優質論文、和同僚深入討論。生產力工具說穿了都只是輔助,而且未必越多功能效果就越好。戒之、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