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義明教授演講心得
上了大學之後,生活侷限在由教科書、共筆與考試砌成的小小世界。困於高中延伸下來的慣性,讀書是為了考試,更為了大四那張證照。但夜深人靜時,也彷徨於看似無盡的學習旅程。直到今天聆聽了楊教授的演講,我才明白,在醫學教育之下,賦予醫學生的,是更深沉的使命:
病人把生命交付在你的手上,是無關乎「理念」與「方法」的,而是病人的「生」與「死」!
從一個空的燒杯說起
醫學教育是否只是醫學知識的填充,一如將水倒入空蕩蕩的燒杯?而當水滿溢之時,又是否代表我們這些依然笨拙的醫學生,終於能踏入芸芸眾生之間緩解苦難?教授用一句強烈的警語點醒同學們,如果將四年的醫學教育看成是繁雜知識堆積的過程:「You insulted yourself!」學習的過程,應該更有啟發性,該像熾熱燃燒的蠟燭,點燃自己,照亮他人。
教學不是知識餵食秀
演講結束之後,因為好奇而繼續留下來聽聽學長姊、學弟妹們對於醫學教育所好奇、疑惑的問題。其中有人問到了對於「師」這樣一個角色其特別之處。教授提出了兩個觀點:「expert-content knowledge」及「pedagogical-content knowledge」。前一種是知識性培育的角色。而後者,是像燈塔站在更高的角度俯視教育,又好比交叉路口的大地圖,是「協助學生發展策略使自己變得更好」。
Become an active learner!
儘管老師的角色很重要,不過我想,今天這個演講的真正重點,不僅僅是關於課堂上,更多的是討論下課之後,應該怎麼樣主動學習。我想,也可以提出兩種觀點,一種可以稱為「學習」,另一種是「如何學習」。這是甚麼意思呢?
「學習」,是以事實為經,理解為緯,編織綿的知識架構的過程。不只是背誦投影片與共筆的內容,更重要是徹底理解,人體每一個完美與缺陷,所意涵的生命意義。 「如何學習」,是一種宏觀的視野,不僅埋首於浩瀚的書海之中,也要抬起頭,知道怎麼樣提出問題,進一步解決問題;學會關懷社會,傾聽周遭聲音,把所學融入 生活之中。最重要的,是成為勤於學習、樂於學習的準醫師。往未來的路漫長而艱辛,如果培養起主動學習的態度,一輩子受用無窮!感謝楊教授為茫茫醫學生們,指點了一條通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