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旅行 - 紐約
紐約算是本次旅行的重點,因為其他地方沒什麼特殊的觀光景點;紐約作為美國的實質首都(?),在金融商業與觀光都是美東重鎮,也是東北走廊的中心位置。總共安排了四天行程,大部分是按照 cityPass 套票決定的,摘要如下:
- 7/17:自然歷史博物館(AMNH)
- 7/18:拜訪阿奇、時代廣場、自由女神像
- 7/19:無畏號航母、大都會博物館、時代廣場夜景
- 7/20:中央公園騎車、古根漢博物館
紐約地鐵可直接刷手機進站;iOS 的話,需要在 Wallet 設定某張信用卡為交通用卡。計費方式是進站即計費,出站不收費。不過很多人會從出站口溜進來,不意外。搭了四天的紐約地鐵,沒有想像中「惡名昭彰」,乘客很多也很明亮,四天下來沒遇到什麼怪人,不過站體本身因為老舊,沒有空調,中午時分站內都是列車排出的熱氣,如同巨型烤箱。
紐約 第一天
飯店鄰近 50 街的藍線地鐵站。查了一下相關歷史:正式名稱為「IND Eighth Avenue Line」(第八大道線)的一部分,開通於 1932 年。第一次搭地鐵犯了個大錯 - 以為地鐵站內是相通的。然而實際上上下行必須從個別的入口進入。像我要去 uptown 方向的 AMNH,就該從馬路對面進月台。吃了這個虧白白花了 2.9 USD 的地鐵入場費。另一個變通方法就是向南搭車到有連通道的車站。
自然歷史博物館(AMNH)我本來以為會跟電影《博物館驚魂夜》一樣,結果大差特差,電影只是取用了外景跟部分展品;例如著名的復活節島石像,其實是擺在太平洋文化展廳的中間,而非在走廊上。博物館現在不需要線上預約時段,入場的時候掃描 cityPass 的條碼,會再給一個可任選的特展。大部分的東西其實都附有小字的英文說明,但閱讀起來對我太吃力了,所以走馬看花的把三層樓的點看了看。整個博物館的特色應該是展示了脊椎動物演化的連續展廳,包括超大的暴龍化石復刻品。
參觀完博物館,就往南搭車,因為原本的鞋子鞋墊破了,腳底直接跟鞋底橡膠接觸會痛,只好去麥迪遜廣場附近的 Designer Shoe Warehouse 買了雙新鞋。舊鞋本來打算扔了,但其實沒穿多久,破損應該是之前去洛杉磯長途走路所致,換個鞋墊就好,遂把舊鞋綁在背包上,一路帶回舊金山。本來有考慮找機會去高線公園參觀(High Line),但是紐約實在是太熱了,就算到了晚上也令人吃不消。
紐約 第二天
時代廣場是兩塊三角形徒步區組成的一個漏斗狀的區域,特色是一個階梯座位和數量驚人的數位廣告看板。白天去的時候人潮不甚明顯。我很擔憂這邊的扒手,一下子就離開了。背包一定要前背。
自由女神像
從自由女神像所在的島眺望曼哈頓與周圍的地平線景色。
要前往自由女神像,必須要曼哈頓南端的專營渡輪口搭船;船班好像下午四點就會停止載客上島。登島的遊客很多,大家在渡輪口大排長龍,沒有遮蔭,曬了四五十分鐘的太陽;還好有帶閱讀器,不然在這麼強的陽光下,手機一下子就過亮過熱沒電了。自由女神像每天登頂的人數有限制;島上除了女神像本體外還有一個小的博物館。不過因為回程還要再排一次隊,所以我繞了一圈就離開了(誰想要在曝曬了一整天的銅像內部爬樓梯?)在島上買了個不便宜的冰棒消消暑。下午去的話,女神像的臉會背光,拍不清楚。我個人想一想,覺得套票的另一個行程 - 觀光渡輪 - 似乎比較舒適。
回到渡輪口後,走一小段路就會看到華爾街的金牛。蠻多人在排隊要拍照摸牛鞭、牛角。我趁機摸了下牛肩膀就離開。沿著小路走會經過紐約證交所、新世貿中心及雙子大樓遺址。證交所附近戒備森嚴,想來是受了當年「佔領華爾街」的影響。已經不符存在的雙子大樓,現在是刻滿了罹難者名字的紀念碑深坑,佔地面積比我預想的小,想來當年是兩棟窄窄的樓。
紐約 第三天
昨天熬了一下午有點體力不支,睡到自然醒外,還額外休息了一陣子才出門。我的計畫是:週六大都會博物館會開到九點,所以我可以逛到關門,然後去帝國大廈看夜景。早上近中午的行程是先去距離飯店一公里的航母看看。
無畏號航母(Intrepid CV-11)是美國海軍第三艘艾塞克斯級航母(Essex class);姐妹艦即是停在舊金山附近的大黃蜂(Hornet CV-12)。美國目前共有四艘保留為博物館艦。與大黃蜂相比,人潮多了很多。旁邊停了一艘世界最早的核飛彈潛艇 USS Growler,一樣可以上去參觀。無畏號被改造的程度有點「驚人」,例如飛行甲板停了各種飛機(黑鳥的前身、海軍直升機、一定要有的 F-14、不曉得是空軍還是國民兵捐贈的舊型 F-16 等。航母後半段被改造成了企業號實驗太空梭的展區。跟大黃蜂相比,有開放艦橋,所以可以上去瞧瞧。看到了一塊 BB-62 跟 CV-11 組成艦隊核心的圖,真有意思。
一到大都會博物館,首先去最負盛名的埃及館藏區。號稱有 150 具以上的古埃及棺木,甚至有石棺真品可以觸摸。大都會的館藏是紐約乃至美國最豐富的,我也是走馬看花 - 而且因為告示牌都是英文,閱讀特別吃力,索性放棄。如果下次再來,倒是可以考慮先做功課。一樓後側大廳有一個直接從埃及運來的小型神廟真跡。
陰暗的氣氛,木乃伊及木棺、石棺
從 MET 離開後,搭第五大道公車到帝國大廈看夜景。帝國大廈算是老建物了,搭電梯前有一個展廳,介紹了當年建設過程,各種施工紀錄片以及早期電梯的控制器等。觀光樓層分別是室內的 80 樓以及露天的 86 樓。大部分的人都集中在露天哪一層。本來我是想在 86 樓拍夜景避開玻璃反光,但我怕手機掉下去。停留了半小時左右。
往南看曼哈頓,偏左邊的三線道即為大名鼎鼎的第五大道。沒想到耳熟能詳的第五大道居然是個坑坑窪窪的單向道,而且交通稍嫌阻塞。
從帝國大廈離開後,搭了一小段黃線回到時代廣場。想不到夜晚(接近 23:00)的時代廣場人比白天還多,觀光巴士也還在運行。蠻多人手上都拿著小吃(熱狗棒或薯條一類的小零食),不曉得是在廣場享受什麼呢?刺眼的廣告招牌嗎?
紐約 第四天
中央公園騎車
這樣繞一圈,勻速電動腳踏車大約要 40 分鐘左右。景點普通。
部分路段有私人馬車拉客運營,到處都是馬糞,十分不悅。(原來紐約客習慣一邊跑步一邊嗅聞馬糞味)。規定上是逆時針、人車分道,偏偏有很多低能兒要逆行,或者在腳踏車道慢跑。由於天氣炎熱,我在購買了 citiBike day pass 的情況下嘗試了電動車,居然被收了好大一筆錢 - 後來發現 day pass 只有一般自行車「前半小時」及解鎖費免費。電動車是靠踩踏板來控制速度,而不是類似機車握把那樣,所以上車的時候直接暴衝嚇我一跳;不過速度有上限,實際騎行會一直被超車。繞了一圈後回去飯店沐浴更衣 checkout。
接下來就是去 Penn Station 寄物。車站本體極為巨大,Amtrak 的候車室叫做 Myonihan Hall。寄物處不准寄放電子產品,我只好帶著筆電跟平板去古根漢博物館。在博物館停留了兩個多小時,館藏大部分都看不太懂,特展是一個喜歡用黑肥皂在磁磚上塗鴉的黑人藝術家。建築物本身倒是蠻有趣的,是個螺旋形的結構,然後分岔出一個個的畫廊。到了最頂層後再沿路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