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醫師結訓

最後一年住院醫師必須在科內進行「結訓報告」,報告受訓期間做了哪些事情:

  • 是否有達到學會要求的最低訓練量?
  • 是否有達到科部要求的學術成果?

最低訓練量

我的訓練量如下表:

Subjects LK1 LK2 K Total
電腦斷層 1027 931 145 1779
核磁共振 212 160 36 382
血管攝影 193 39 12 > 227
超音波 943 362 118 1176
特殊攝影 1046 597 201 1665
乳房攝影 70 23 675 745
骨密度 118 246 0 246
一般 X 光片 62 0 229 291


受訓期間會在好幾家醫院跑來跑去,而本院又有分一二科系統,所以需要通過收件碼做合併。合併之後的報告數量如上列。老實說,計算下來不太滿意;數量上相比同屆住院醫師偏少(CT / MRI)。原因除了我的報告相關科比例比較低外,就是有時候會偷懶讀書當薪水小偷 XD

另一個蔽科的問題就是主治醫師制,所以絕大部分 plain film 都是主治醫師自己打完(一個月要打 2500 份左右)。在北榮跟台大,plain film 幾乎都是住院醫師自己打完發出去,掛自己的名字。對 plain film 的報告十分無聊,而且資深主治醫師打的速度極快,所以大部分人都不喜歡住院醫師打;這也導致我們的報告數量稀少。可行解決方案是每天除規定數量報告外,還多打兩三份;四年日積月累到學會要求數量也不是什麼困難事(1000 份),同時也不造成主治醫師壓力。

而我不足的報告份數的補救之道:

  • 接下來半年的 H 班值班時段也打一些急診的 CT 跟 plain film
  • CR 期間有機會每天打一些腹部及頭部的 MRI(例如跟著某幾個大佬打)

學術成果

主要是參與了幾個研究計畫,包括:

  • 淋巴水腫組成分析
  • 主動脈剝離和主動脈瘤的形態學分析

兩個都是醫學中心才有機會發展的項目,研究素材也豐富,同時有訓練良好的助理做標注,所以研究工作蠻愉快的,我只要做好我水管工(MLOPs)的工作即可。研究成果在國內學會發表過;不過,受限於 COVID-19 疫情,我們這一屆 R 就沒辦法出國貼 poster 甚至口頭報告了,算是一個遺憾。

未來加入的科是比較偏重學術的科,科主任也有很豐富的人工智慧、磁共振相關技術和臨床應用的經驗(主任不到 50 歲就已經升級正教授)。之後想做的研究類型是各種 patient-specific simulation for intervention,即通過軟體模擬輔助做更精準的介入。流體力學、VR / AR 或著 AI 都是可以的方向。

結論

人往往會高估一年時間發生的變化,但低估五年時間發生的變化。 - 來源未明

回頭看每年住院醫師升級的時候總是會有個驚人的計畫,不過其實大部分都沒有達成。按照李笑來說的「七年就是一輩子」,如今已經浪費快兩輩子了(醫學系七年、PGY + 住院醫師 四年半)。現在的目標是:

  • 熟讀 PrinciplesWork the SystemAtomic Habits 等書,建構自己的工作流並且能穩定累積。
  • 儘快掌握工作,要做得又快又好。
  • 學習新技術(MLOPs、fluid dynamics toolset、VR / AR SD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