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波社未來發展的構想

距離登出中國醫大剩下 13 天,也該開始構思我賴以維生的實體社交如何持續 XD 遂在各種激發、提議下做了這幾個方向:思想實驗俱樂部、Medical H4、波北聯聚、諾獎讀書會、構想追追追。

思想實驗俱樂部

計畫的初步構想由吾友杜永揚 Bryan Tou 提出,隨時修正;構想來源是思想實驗,希望能定期聚會,平日俱樂部化。

設計實驗能有效訓練邏輯思考能力及對既有事實的學習,無奈學術門檻往往過高(花費、時間成本),讓年輕人對於實驗相關課程卻步。希望在俱樂部的定期聚會中,有興趣的同學,不論學歷、科系,亦不設參加門檻,大家可以自己發揮,對有興趣的領域(從日常生活所觀察到的社會現象,到高階的學術猜想),都能來本聚會,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設計理念及基礎!將特別著重在拓展現有知識極限、建立假設,設計實驗。台下同學也能發表自己的看法,與報告者熱烈交流。希望能增加校園內的學術氣氛,培養優秀的台灣青年。

Medical H4

我會積極推動,將會是 Hacking Thursday 的一部分。我期待將來的醫學生們能與資工、資管、電機、多媒體等產業的工程師接觸。

H4 的聚會模式是多熱點進行:聚會開始後,會形成幾個小型聊天圈(熱點),(希望能)通過動態看板(skalde)來掌握筆記及熱點 issue,可在熱點間跳躍,參與想聽的討論。聚會最後半小時是成員閃電秀,分享這周的新玩意兒!Medical H4 顧名思義,就是到現場,做些跟醫學有關的酷玩意兒的討論:可以是一塊檢測器、一個 app 或者是一個需要諮詢工程師們的想法。當然,沒有進行起來也無所謂,喝杯咖啡也是可的!

波賽頓俱樂部北部聯合聚會(波北聯聚)

這是一個不一定會推動的計畫,因為我傾向之後優先以個人名義或者 Hazalyst Ltd. CTO 的身分來辦事。波北聯聚的運作模式是非定期,餐敘導向的。

想法在於:波北聯聚的目標對象比較偏向業界工程師、商業人如醫工產業的產品行銷經理等。不是 Investigator 總是採訪名醫、院士或教授、國外博碩生或科研整理報導,也不是 Connectome 的市場趨勢或海外職業導向。

我覺得,對 不務正業的醫學生 來說,重要的事情有兩項

  • 了解怎麼樣結合醫學與其他的第二興趣、第二專長來創造一些獨特的價值。
  • 認識其他一樣不務正業的醫學生 XD

諾獎讀文會 - Nobel Prize Journal Club

這個提案來自吾友杜永揚,一樣可能從陽明大學開始試驗起。我們的想法來自於一個核心:實驗設計。而我自己再擴充的想法是:科學史 > 實驗設計 > 知識本身

例子:把二戰的情境拿出 Los Almos,則核子彈的開發,芝加哥大學的實驗反應堆以及物理學的理論/實驗派的爭論,就沒看不出具體意義。然後就無法理解當初為什麼急著設計某種實驗:科學家們是為了驗證什麼,或者要盡快確定什麼呢?只要知道多大以上的當量就能確保核反應發生,而不需要知道多小臨界質量核彈才不會爆炸(當時還沒考慮核能發電),所以只要先知道要做多大,就能設計生產線規模跟運輸載具。又,理論派要怎麼推估出生產流程中有哪些可能有危險的步驟要加以預防?(相關故事可以見當時的物理學家的自傳如:《別鬧了,費曼先生》)又或者,把統計學史拿掉,於是型一錯誤的 α 跟 p value 被混在一起做成撒尿牛丸,可背後的思維其實大不相同,而且也影響了後來的統計方法的發展,更後面還可以銜接迴歸這個統計學的最大議題之一。

我個人覺得生物學的情景很像,所以我推薦近代生物學史入門讀物是《創世第八天》三部曲。我覺得像是發現抗體變異性來源的利根川進的故事就很有趣,也可以追溯出免疫學界如何探求無解問題的步驟,或者發現 G 蛋白的 Alfred G. Gilman,或者研究出 RNAi 機制的 Andrew Z. Fire 與 Craig C. Mello,不勝枚舉。

不過我個人對於怎樣把這樣的構想具體化尚無實際做法。這樣的活動不像一般實驗室的 lab meeting 多數是討論相關論文,反而比較像是一種實驗設計思維與人生觀的培養。我其實也希望有人來一起看文章討論,因為我自己也不是很懂,但是我覺得正確的題材值得配上沒有破綻的研究設計,不管是驗證一套醫材、藥物,或者是要證明機轉的猜想 … 這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啊 XD

構想追追追 - Idea Traceback

Traceback 是軟體界的用語,指追出到底錯誤是發生在甚麼地方。底下內容來自蔡尚叡學長:

或是把 introduction 一路透過 reference tree 追追追到原始的那篇論文,然後一起讀一路上經過的那幾篇(吾按:某幾篇?XD),可以挑一篇當代的,譬如今年或去年的,然後一路追回 1950 左右的老文章,然後在暸解脈絡上才知道那個 landmark 論文為什麼奇妙。

不過這樣的樂趣要怎麼團隊進行呢?適合當作某課程的小組報告又或者適合 iGEM 團隊推導構想?我覺得實驗設計很可能這都是師徒制一代傳一代討論出來的,這也是美國那麼多實驗室歷久不衰的原因吧。另外覺得 Investgator 很大的遺憾是:訪問都沒有搔到養處。如果是我我就訪問受訪者最得意的實驗之一,當初怎麼設計的,有沒有被什麼困難難處,多年後看有無破綻。訪問軟體工程師的人都會問嘛:你最得意的作品是甚麼,當初為什麼設計,遇到甚麼技術困難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