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碟格式化的故事

大概是因為太過頻繁的操作,又或者是指令輸入上的錯誤,一整個硬碟就這樣無法讀取了。唯一的途徑似乎是格式化。上網一找發現還是有方法可以救援的。首先要找到一套足夠強大的軟體(我選擇跟 CCleaner 同公司出的 Recuva,因為 FinalData 下載失敗),其次是格式化的時候必須選擇「快速格式化」(這是重寫磁區分配表而已)不要選擇深層格式化。(突然發現我不會用 Linux 指令與軟體去回復,只好乖乖回到 Windows 的懷抱)。

這塊硬碟當中有著多少東西呢?從高中開始累積的照片、音樂、遊戲、影像、文件、軟體以及即時通訊記錄。誠然,這批可算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檔案(另外一個備份是我桌電,稍早被覆蓋安裝 Linux 掉了。早知如此,當時就應該先修好硬碟再複製一份。)但是上網一看硬碟回復公司的收費,我馬上發現其實這批資料其實不到那個價錢(萬當單位)…大多數的照片和影片可以從臉書上面找到。軟體的部份其實都是下載的。交談記錄大多數是公事,只有幾個人的包含無數敲擊。

可是我不願意讓格式化掩埋一切。儘管復原過程需要花上十數小時,我還是展開了這段漫長的旅途。無法割捨的是什麼?與老朋友、新朋友聚餐的照片,一些無聊課程花了好多時間後製的影片,好幾篇寫了一半的小說,經典又難找的電腦遊戲,一些看著看著會微笑的MSN交談記錄,更多是過往的殘骸。

可悲可笑復可嘆!人類自從石器時代伊始,就開始記錄、書寫、交談、繪畫、攝影、分享一切。原因很簡單:活在時間的流裡,我們可以感受到青春年華逝去的速度,如果不抓住些什麼,可能就找不到最初的自己…我們試圖從腦袋之外的媒介物,尋回任何事件發生當下的心靈觸動。

經過七個小時的掃描,今天早上再來看的時候,已經通通都掃描完畢了。在選單上,我把一些從網路上抓的 ISO 剔除,還有一些大於1G的安裝檔案等等,剩下來的檔案大約是十八萬個左右。其實真實數量不會那麼多,因為我有很多網頁的完整下載(Ctrl+S)所以很多的小圖片阿之類的。而在硬碟失去之前,我最重要的資料庫被我轉移到 EeePC 裡面,所以真正想找回的是大約35G的照片、交談記錄(.xml)和一些影片(約 10G)。

其實我想,如果這些資料真的一去不復返呢?好像也沒有什麼損失的是嗎?百年之後,這些東西就沒有了任何的價值了。我早已離開世界,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不過用這種宏觀的尺度,來看人類如浮游生物般的生命,實在是一種錯誤。不過要我多說些什麼,好像又那麼的語焉不詳?

只能說,人會變,而回憶不會,這些代表著人生的備份也不會。所以,儘管時間浪濤匆匆,我們還是珍惜留下的痕跡,因為透過它們,老去的我們尚能眺望來時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