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醫療行為的商品化

這是老文章了,今天整理資料夾的時候發現,我覺得我這個觀點蠻能解釋當今醫療糾紛等亂現的來源,不過礙於才疏學淺,無法提供更好的對策…

醫療糾紛頻傳,醫學教育體系的把舵者憂心忡忡,思考究竟我們的醫療界發生了怎樣的問題?為什麼病患對於工作量極大的忙碌醫師們仍然有著許多的抱怨?在課堂上,老師曾經教導我們一個醫師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尊重、禮貌、同理心等),甚至告訴我們:病人對於醫病關係的期待不亞於對於疾病治癒的期盼。

也有一說,是醫師長期以來霸佔著醫療資訊的獨享權:一般的民眾無法也難以接收醫療資訊,只能「等待」醫師的處置。現在,在網際網路快速發展之後,取得醫療資訊變成彈指之間的事情,也因此,醫師的權威與醫療行為執行的範圍、深度與廣度受到了限制與監視。醫療行為在近代資本主義的社會,被認為是一項可供買賣的「商品」。大型手術,如腫瘤割除、器官移植等是「昂貴的商品」如 BMW 高檔汽車。而感冒看病、治療腳踝扭傷等則是如同上餐廳一樣的日常行為。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於醫療行為有了以下認知的改變:

  1. 無法接受醫療有風險:對於汽車、家電用品等,我們要求絕對的完善,液晶螢幕不准有亮點,電冰箱的馬達不可有雜音。而當病患看待醫療行為也必須如此一般的時候,會很難接受手術失敗率等問題。
  2. 對於醫療行為的要求是:我付多少錢,拿多少服務。住院要求最佳服務,看診要拿贈品…商品的交易本質曝露無疑。

反過來說,醫師們也將醫療行為看成是「商品」。「看診」變成了「生產」,「病人」變成了「顧客」,卻忽略了醫療行為有別於其他工業生產與商業買賣的差異:醫療是一種對於生命的處置與尊重。醫師與醫療行為之間無可彌補地產生了縫隙,醫療行為成了謀生的工具。於是在商品化的醫療行為之後,醫師們困惑的看著鋪天蓋地而來的訴訟單。 (其實也不該怪醫師,而是那些醫院的經營者們把整個醫療產業看成跟一般服務業沒什麼兩樣的用過即丟的高產值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