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國亮兄〉一封革命反思者的信

我高一、高二時期是個極左派的馬列毛主義份子,自稱是「二十世紀最後一批紅衛兵」。不過自從我高三看了更多關於馬克思的書後,我有了不少新的想法。到了大學我想的可就更多了。一方面是因為有了自由的網際網路供我探索,二來也是結交了不少新的網友更加認識馬克思主義在各方面的解讀、派別及發展。這篇信是寫給我高中一個香港通訊的馬列毛網友的信。我是在香港「共產主義論壇」認識他的。這個論壇不久就被中共當局查封了,我跟他之間的論壇交談和文章也都沒了,但是其他左翼論壇還在,所以我就轉戰到那些地方去。高三就不再去那些論壇流連忘返了。而我跟這位國亮兄,自從寫了這封信之後,大概是思想差異頗大,就沒有繼續長篇就馬列毛的實際含意通信了。不過偶爾還是會就中國政治及第三世界解放鬥爭做短信聯絡。

國亮同志:

關於書我在書局和圖書館都找過了,網路上也試著去查找,不過都沒有看到那一本書(可能不迎合主流市場膚淺的口味,所以沒有再版或者再刷)。不過我會再到附近的高檔書局誠品(專門剝削消費者的)和二手書局看看。另外我幫你查了之前貼給你的那位學生(讀的是工農基礎學校)的電子信箱,由於他本身對於毛主義該是有所了解,加上他應該是持有該書,因此或許你可以聯繫他,請他轉錄或者掃描內容給你。

最近接觸馬克思的時間少了,同時關於我最近的想法與高中時期有不太一樣的差別,我把我目前想的事情告訴你:

先了解,後評論

我認為在批判或者評論一個理論、一個想法或者一個事件之前,應該仔細的去了解各個面相與各種角度所能夠看到的事件,並找出他所關連的一切事物。最近閱讀了一本書叫做《歷史的再思考》,書中指出,歷史並沒有所謂的客觀性,因為不論是史料的選擇、順序與深淺的鋪排等,以及更重要的是「事件背後的意義闡述」等等都會受到個人主觀的影響。例如說,當我們在看資本主義個人主義價值觀編輯群所撰寫的歷史教科書,就會刻意隱瞞某些事實,例如當年蘇聯革命時期所進行過的政治改革,而大肆宣揚某些破壞形象的如史達林對富農階級的鬥爭(一說屠殺?)。而這樣的情形我相信在很多社會主義陣營中也會出現。另外關於名詞定義的解釋也可能產生很大的誤差。例如,共產主義常常被從字面上被認為是平均主義。(當然我並不是貶低歷史的價值,因為我認為,歷史不是為了對過去「進行審判」,而是找到未來的方向與參考。)

馬克思的學說,也是建立在對於過去歷史的仔細審視與了解,並從中得出「一切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和社會進化等理論嗎?所以我們了解,史料的選擇與詮釋是影響我們理論架構很嚴肅的問題。文化大革命之所以在台灣受到嚴厲批評,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當時國民黨政權為了鞏固自身「道統」的史料蒙蔽手段。但是支持文革的人也應該了解到是否有所負面的資料被隱瞞,只看到偏向正面的部份?

所以說與高中不同的是,我必須開始檢視我從以前到現在的所有想法是否有其邏輯性和系統性,是否有所衝突或者無法解釋某些社會現象?為什麼馬克思主義不被人接受?除了來自於扭曲者、修正者、攻擊者的言論之外,他的體系真的沒有任何問題嗎?如果這個東西真的那麼好,或者真能解決一切問題,那麼就像水往低處留一樣,歷史的指針總是會指向馬克思主義的,而目前或者未來的趨勢有指出這一點嗎?這些思想的細節部分是否教條化或者過氣(就是像算盤一樣被電腦所淘汰)了呢?社會條件、人的價值觀都不同了,某些部分是否也應該跟著改變?那麼有哪裡值得保留,而能夠成為歷史中閃耀的一部分呢?是關於人與異化的探討嗎?是階級鬥爭嗎?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嗎?

所以說不論是哪一種思想、哪一門學問,在批判以前,我認為都應該有充分的了解之必要。經過別人的手與眼,不管是多麼偉大的中介者,比方說列寧,去觀看某種思想,比方說馬克思主義,那一定會經過扭曲(可能是正面、可能是負面),必須將兩個人視為不同的兩者去觀察比較之,到底是哪些地方繼承?哪些地方轉化?在這樣的過程中,我認為在一切都沒有清晰的理解前,暫時不願意去死忠支持任何一種學說(雖然我很喜歡馬克思主義,但是我還在閱讀更多文獻來讓我自己了解)。

最近剛剛看完《哥達綱領批判》,馬克思的文筆清晰而有條理,同時不夾帶令人費解的詞彙,翻譯者也翻譯的不錯。随信附上我正在閱讀的 PDF 檔案,因為圖書館沒有這本書。等到把「哲學的貧困」(英文版)看完,就應該開始看馬克思經典大作《資本論》了。等稍晚我在把心得與你討論。我不喜歡透過別人的眼睛看馬克思,一直希望能夠學習德文來看原版著作。至於左派團體中有人在教導關於「資本論」的課程,我認為聽聽就好,真正吸收的知識還是要自己去領悟、實踐同時和他人不斷的討論。

關於毛主義等

另外反覆閱讀了毛語錄。毛澤東是一個極優秀的軍事戰略家和工農革命家(見戰略十條),但是我認為毛澤東初期過分偏向了強調共產黨的領導(從語錄中不停表達,而忽視人民可能建立的自主性意見和權力結構,並進而以黨規定國家發展路線,而非由人民做決定。)進而產生連毛澤東也無法控制的官僚體系(官僚體系的龐大程度可以由貪污和人民意見無法向上反應發現)。我認為,一個大型政策的決定,必須是專家提出意見並且分析,而由牽涉到的所有人進行討論並作決定。例如我們的立法機構:很多委員並非相關的專業,所以法律的制定一是很容易產生荒謬的結果,二也容易形成惡法。比方說關於性侵害(強暴)的刑法規定,由於立法人員和專家都是男性,法條也形成了性別歧視,迫使婦女團體進行大規模抗爭表達反對,這就是立法、政策決定人員沒有參考全體人員的意見與要求逕自立法的結果。(刑法訂立:強暴或者猥褻等的條件需要被害者有明確表示反對才成立,則對於無反對能力、遭到逼迫的女學生或者是酒醉時發生的一切侵害將無法被追究。這導致了什麼?)

另一個觀點是多數暴力。即便是無產階級,不同地區的人民之間需求也會有所差異,以黨國的觀點來說,總體利益比小團體的利益重要,於是,河流的上游蓋起了水庫以供應國家工業化發展,下游地區的養殖業和農業得不到足夠的水源,同時引發了環境惡化(目前黃河的情形就是這樣),這難道不能視為政治部分人專權導致的結果嗎?這不是資本主義的問題,這是官民有所區隔、政策訂立自上而下的政治情形(權力來源是否是自下而上又是另一個無法肯定的問題了)。

在一篇文革回顧的文章上,作者肯定文化大革命的「反官僚價值」,這一部分我也認為是好的,姑且不論毛澤東的動機,單就這一項也值得進行研究。只是文化大革命沒有形成一個長久而穩定的政治結構,推翻共產黨官僚建立人民直接政治,不但將對社會制度的破舊立新誤解成對反對者的暴力攻擊與殺害,且同時也對教育、經濟以及古文物等產生巨大的破壞(畢竟主義不能當飯吃,我們還是需要實用的技術性學問)甚或造成資本主義的覆辟。不過或許我的評論有所錯誤,因為我沒有仔細地閱讀文獻和理解當時環境。但是我堅信一件事情不是只有好/壞兩個面向或者純粹一個好/壞。有人嘗試著以兩面評論法將文化大革命做評論,遭到反對者以兩面評論法對納粹法西斯做評論來表示反對,這樣是非常愚昧的。而單純好或壞的東西,卻仍然必須面對最苛刻的驗證。

研究西方馬克思主義:

除了列寧、史達林、毛澤東等「東方馬克思主義繼承者」等觀點,西方地區(歐洲、美國)等地區也發展出繼承、轉化馬克思主義的許多思想體系。例如,法國的 Althusser 曾經在 1969 年發表過一篇文章「捍衛馬克思」(For Marx),這些從不同的政治、經濟角度出發的後馬克思時期思想相信會與東方的思想有所不同,這些也都是我研究的對象。例如將馬克思主義與地理學、建築學、心理學、社會學、人際交往與二戰後政治經濟學做結合,或者是以馬克思主義審視科學哲學與人性的衝突等。這些東西在中國、蘇聯等難以見到,而我本人對這些東西的興趣也比較高。

使用模糊的名詞:

在目前的左翼討論區上,常常會出現很多概括性和模糊的講法,如:「所有的老師都是資產階級政府與資本家們的走狗,因此學生受到來自階級的壓迫教育,唯有廢除當今的政府教育體系,加以改造,才能解放其思想。」等等。這類型的言論我稱為不負責任的言論。首先,如何證明「所有的」老師都是走狗?為何當今的教育體系會成為替資本主義服務的體系?是因為工作、學歷之間的關聯性嗎?是升學主義、菁英主義的後果嗎?階級的壓迫教育從哪方面說起?是課程內容、學習方式、老師本身還是?廢除當今的教育體系之後,未來的教育體系要如何進行?思想如何解放?我們學習的數學知識算不算階級壓迫?這些問題都有待仔細討論和回應,同時更應該避免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其實我現在在跟很多的朋友相處之後,我認為一個人其家庭背景之複雜構成了一個人身分的多元:一個父親經營私人商店,母親是工廠高級幹部,請問這樣的分法,父親算是資本家嗎?顯然不是。母親是純粹的無產階級嗎?好像也不是。所以常常可以看到許多人習慣不明就裡的把整個社會劃分成兩種階級。但是就我的理解,馬克思並不是將社會劃分成兩個階級,而是多個:小資產、民族商人、農民、工人等等,而只是說明當代的資本主義社會體系會將階級分化(此乃目前資本主義社會當紅的名詞「M 型化」?)而沒有辦法進入資產階級的最後都會被剝削、排擠入無產階級。然而共產主義革命並不是讓無產階級去奴役資產階級或者殺光他們,而是藉由私有制的推翻與公有生產資料方式的建立,使構成階級與階級對立的原因消失,而無產階級最終也將伴隨資本家的消失而消失。無產階級的最終勝利也宣告了無產階級的死亡。

另外就是有些人喜歡用十九世紀的名詞來套用二十一世紀的社會。無可否認某些特質或內涵相近,但是在像外宣傳的時候,名詞上翻譯的差距往往導致誤解。這點我認為所有有志於宣揚共產主義的人都要特別注意。例如,當第二級產業、第一級產業在某個地方的比例已經遠遠低於第三級產業的時候,傳統無產階級那充滿肌肉力與美的形象還適用嗎?大量的服務業人員認為自己屬於「工農聯合」嗎?另外一直強調的就是對於外人來說,共產化對於當時很多工資微薄的工人、沒有地的農民(佃農)來說或許是很具有誘惑力的條件,但是這種宣傳方法在現代適合嗎?這些都值得反思。

您之前跟我提過需要視情況調整,但是我認為,不如改成「拿薪水的人」和「發薪水的人」這兩種分法,也就是「剩餘價值的被動分配者」和「剩餘價值的主動分配者」比較適當不是嗎?這樣的話,大多數人顯然都是前者,同時關於小資產階級(小商人)和民族商業者(手工業、傳統產業等)將會被大企業併購、吞噬等的情形而成為「領薪水的人」(併入無產階級)也成了一個不用說、不用證明大家也明白的例子了!這樣對於推廣共產主義幫助甚大!

總而言之,現在我會適當的反思一切(非懷疑主義),當然我對於資本主義那一套本身就沒有好感,只是社會主義還不足以讓我解釋我所看到的一切現象。另外,我目前在人與人之間的交際應酬上有一些困惑和失敗,而馬克思主義似乎不能夠協助我解決人際問題,所以我現在也再閱讀一些你可能會認為是唯心主義的東西,如存在主義、虛無主義、後現代主義和自由主義、社群主義近期西方思想等。不過我覺得唯物與唯心的爭論應該只對於群眾議題的事情,如歷史解釋、經濟政治議題的主從結構以及社會衝突等才有所價值與使用區域,對於一些更為根本的事情,如我未來會怎樣(生死)或者社交的議題,這樣的分法只會蒙蔽眼睛。(這好比不同事情的討論要用不同的工具。以後再與你討論一個自然界最神祕的現象之一:新生特質。例如說單一水分子和一杯水、一條河川、一片海洋、一片雲都是由相同的東西組成的,為什麼性質會如此的差異?有些小地方的特性到大地方就沒有了?又或者一群元素為何結合後會變成物質,甚至一堆物質以特殊的方式結合了還產生了動物!並從中誕生了馬克思主義!這不是非常有趣的事情嗎?)

其他

必須要特別說清楚的是,其實我對於馬克思主義相關的東西都很有興趣,也一直研究,但是我並不是某種思想、某種解釋(不論是毛派、托派、盧派或者修正主義)的支持者。在討論公共議題的時候也許會有所支持,不過在理解事物的過程上,帶上有色的眼鏡總是難易看清事物的原貌。不過仍然願意和你繼續通信以了解大陸那邊所進行的任何運動與討論,因為這些事情能夠讓我看的更深入。

致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