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善惡的看法

何者為善?何者為惡?

我問:世界上有沒有絕對的惡與善?若有,標準是由誰於何時所制定的(如:摩西十戒)?若無,則人類的生活互動是以何者為依歸?雖然好朋友在跟我討論到類似問題的時候,總是說:善惡是價值觀尺度的問題,但是我仍然疑惑:如果任何善惡,僅僅是以人們心中那一把不可靠的尺度作為衡量的話,實務上社會根本不可能順暢運行。人人皆可修改其價值觀尺度,「隨心而行」從而導致混亂一片。

我曾經這樣想

我是從一個先驗性的簡易命題出發的:「何謂自由?自由,就是在不干涉別人貫徹其意志的權力之情形下貫徹自己意志的權力」在這個定義之下,凡是衝擊他人自由的,便稱為惡;凡是不衝擊他人自由,更甚者有益於他人自由的,便稱為善。 例如,竊盜,已經干涉到別人享有、支配其財產的權力,故被稱為惡,並因此列入法律罰則中。其他如毀謗、偽造文書、性侵、傷害、謀殺、搶奪、詐欺等等,皆嚴重影響他人權力,不僅是該被視為惡,更應該被視為罪。而捐贈、施捨、義務幫助等則可以在此種層面下因為創造了更多的「自由」被稱為善。或許有人會認為我以「個人對內權力的保全」來做為定義善與惡的標準,而非以道德絕對的完滿,已經剝奪甚至使人喪失那種身為人的尊嚴與驕傲。我則認為,與其直接指定某行為為善,某行為為惡,倒不如深入地探討,為什麼有些行為被世人所接受,而有些卻被嚴重地唾棄。 也就是說,惡不應該被指稱為是心靈的墮落,善也不該被指為高尚。偽善者是否為善?且這個問題面對社會主義者關於「政府乃必要之惡」的質詢,就顯得十分脆弱不堪:當社會「不公正」的時候,誰有權力去阻止?而,當是整體而非其他個人凌辱了個人自由時,誰又可以出來改變這一切?

現在我這樣想:

接著在哲學課的時候,老師講述了以「同理心」作為判定善惡的標準。我認為可以用「角色交換」來體驗此「操作型定義」:當一人對另一人做出某行為時,若角色交換,則心態轉換,則行為可能是惡的,例如施暴者與受害者角色轉換,施暴者則體會到遭到攻擊的痛苦,這是他施暴的當下無法體會的,據此,可以說明這行為可能是惡的。

附註

關於船難的兩難議題,我想是因雙惡並存所產生的矛盾所產生(換句話說,善惡早已被先驗地決定:殺人是惡,不論理由,甚至理由是為了救更多人)。以功利主義的角度,應是追求全體最大利益,或無需考慮個體,如疫苗全面注射,總是有過敏死亡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