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公開分享成果?

我先從一個遠一點的開始講:為什麼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像白痴一樣願意撰寫 Linux、以及環繞它的各種 GNU 授權的自由軟體?(包括 PCMAN 的開發者,陽明醫學系畢業的洪任諭)

有段說明文字這樣說:自由軟體公開程式的原始碼,並鼓勵複製、散布,也允許其他人研究、改良,所以軟體功能可以相互引用,不用再浪費無謂的時間與精力重新開發。而傳統商業授權軟體的功能及生命周期等是由開發廠商來決定的,開發廠商倒閉或無意維護,軟體就永遠停滯。

換句話說,這種精神是建立在「互助造成進步」之上,我們不可能花費所有精力重新建立所有的知識結構,「羅馬帝國不是只有一個凱薩」。馬克思主義的烏托邦理想是「各取所需,各盡其力」。正因為我們已取所需,所以更要盡力讓其他人也能取其所需。假如大家都自私,那麼真正遭殃的還是自己。資本主義那套自私自利的哲學觀點,可曾真正推動了進步?知識產權、貪圖方便、販賣、封閉與不公開,更甚者如同賽局理論:算計他人的心態,所以造就了雙輸的局面。

好,針對共筆主題:有興趣參加的就參加,沒有興趣的也 ok,當然可以無條件閱讀與取得這些文件,不必要當成秘密。同時,應該分享給其他人,讓他們提供更寶貴的意見。若沒有付出,就不可能有討論、參與以及成長的權力。

最後,是我要強調的重點:那種單一責任、不可討論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事實上,已經有非常多的軟體技術,包含 Gogle docs 允許一群人共同編輯一份文件的同個段落。所以,一份文件不一定只有一個人可以編輯。可能今天某人覺得這一章節弄的不好、資訊錯誤或太少,他可以附加、修改直到他認為適當。

底下是我認為實際可行的階段性計劃,讓大家參考看看:直到第二次期中考,可以利用 Google docs 在網路上建立文件。主要討論的重點,是 clinical 的整理以及補充。透過這樣的實驗,我們不必要馬上投入大規模的第二次共筆製作。如果這樣不會對我們日常造成太大的壓力,可以在期末考前延伸擴張同樣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