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醫學人文課程

現代的醫學生開始被社會要求要具備更多的道德心與同理心。為了達成著個目的,醫學教育改革委員會,要求大學一年級必須上人文通識的課程同時不可以上專業領域的知識。我個人對此有點微辭。首先,現在把醫學教育改成這樣,真的對於醫學生的人文素養有所提昇嗎?我個人認為,應該不太可能。扣掉學生的因素(上課睡覺、蹺課等等),我們在大學一年級上的課無非是依照高中的教育方式延伸而已。這樣又怎能培養我們「人文精神」的概念?

還有另一件事,就是上課內容的空洞化。物理也是、化學也是、生物都是。請問教授當醫生以後會用到微積分嗎?何必強迫?請位教授當醫生會用到所有的物理嗎?何不等到需要時再來就專業的部份準備?放射科的讀核子物理、骨科的讀靜力學等等。而以醫學史來說,直到目前為止,我還是無法從講解中學到我期望在這門課吸收的知識。不錯,我們是沒有公共衛生的概念,也不知道免疫系統的運作方法,甚至連疫苗的原理都模糊,但是總是可以讓我們知道世界曾經有過的全球流行病的故事吧?不要一直在那些「偉人」(杜聰明啦、蘭大衛等等)的身上打轉好嗎?非常的無趣,而且,作為學校希望我們學習的「典範」,純粹課堂的教學太單薄了。換句話說,培養學生多元的能力是不錯,可是不要把「有上社會科學、美術等課程」與「醫學人文」畫上等號。這樣,除了浪費我們的時間之外,也不能位我們帶來什麼實質的成長。